博时基金王申:下半年权益类资产整体机会大过风险 围绕数字经济的机会非常好

2023-07-08 16:57:29 来源:新浪财经

来源:新浪基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6日,博时基金在深圳举办25周年高质量发展论坛暨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会。在当日的圆桌讨论环节,包括天风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策略首席研究员刘晨明、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浙商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李超、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兼固定收益研究部研究总监王申、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三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张李陵、以及博时基金资产配置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郑铮等在内的多位嘉宾,围绕“多元及混合资产投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探讨。

过去一段时间,宏观研究在整个多元资产投资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宏观和政策研究在以“固收+”为性质的多元投资当中,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我们当前处在一个巨变的前夜,后面变化会很大。”李超认为,“从宏观大的趋势来看,是结构重于周期,更多注重结构调整。如果结构调整比较重大,原来的经济周期波动越来越淡化。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对“固收+”策略的影响,在盈利和基本面等领域逐渐弱化,这是比较大的趋势;而流动性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强调称,金融行业未来的定位可能更多要强调绝对收益而非相对收益。

其次,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郑铮表示,“行业轮动的投资策略和长期持股的方向,事实上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投资范式。”郑铮进一步解释称,行业轮动更多考虑自上而下的投资过程,通过对宏观策略的研究进行行业优势的比较,来实现行业的轮动,长期持股可能更多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过程,“即所谓发现好的标的,跟随着公司共同成长。”

不过,郑铮指出,在资产配置的框架下,上述两种范式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矛盾的东西。资产配置本身研究的东西是,在宏观经济的框架下,在政策的组合下,根据判定经济和市场所处的不同周期和不同位置,寻找占据优势的策略与风格。他表示,“把优势风格选出来以后,事实上行业轮动的策略是天然形成的,在强势风格下的行业是进行自然轮动的。”

另一方面,他认为,要做“固收+”长期的持股,更重要的是个股必须是契合当前的宏观经济的环境,成长性是由宏观产业的政策推动的,能够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是顺风而不是逆风的,这样才可以保证“固收+”的“+”是加法不是减法。在资产配置的框架下,做好β选择,寻找β和α的有机统一,可能是实现“固收+”能够更加稳定更加持续的方法。

而从策略层面来看,刘晨明指出,主动权益与“固收+”最大的区别在于择时的策略,其通常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级别的指数层面的择时,其本质是对于总量经济相关的板块测试,“因为任何大的指数如上证50、沪深300、港股恒生指数,本质最大权重是总量经济相关的板块”。另一方面还有细分板块、细分产业、细分赛道、细分行业的择时。

“首先是大级别的择时当中,我们最常用的框架是股债收益差、股债性价比的关系。包括今年刚刚过去6月初,股债收益差和负债比,跟去年11月底很接近。”刘晨明强调,这个指标和框架只适用于总量经济强相关的板块,本质来讲是股债性价比的比较,反映的是市场和投资者有多少乐观和悲观的预期,对股票会相对有关系。

“其次是有细分方向的板块,包括一些细分的成长赛道,一些细分的消费赛道,这些择时短期的择时依赖于成交额占比的指标。”刘晨明指出,“这个指标并不完善,是最简单的大家能看懂的,每个细分赛道的成交额占比不能做大的趋势判断,但是可以做短期的择时,最有效的特点是每次成交占比达到前期高点后,尽量先别买了。后面可能再创新高再布局,成交占比高的时候,尽量不要追。”

“比如去年11月初的房地产,今年春节之前的食品饮料,今年4月中旬TMT的AI,都出现短期成交占比,这时不要追,调整下来可以再布局,要考虑基本面。”他表示。

最后,从大类资产的角度来看,王申认为,“站在下半年的角度,整个权益类的方向,是相比今年二季度和去年整体明显机会要大过风险的。”他表示,权益类资产相对性价比更高一些,下半年机会更加全面。整体来看,风格将偏向于科技成长的行业。

他认为,“从整个行业的成长空间、渗透率提升空间,包括潜在的收益和需要成熟的波动空间,其实给出了一个中期的盈亏比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像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也是二十大明确给出的一些政策指引的大方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应有之义,围绕数字经济的机会非常好。”

另一方面,王申认为,“包括下半年,特别是在今年三季度,包括广谱的价格信号,环比跌幅逐步收窄,会带动整个总量的景气度包括名义景气度环比的景气度有所改善,这是在基本面的预期有一个缓比改善的空间。这方面包括一些偏总量和偏顺周期的风格,也是有预期修复的过程。”

标签:

最近更新

MORE